1-1.夜哭與戒夜奶

  • 寶寶哭鬧:寶寶的溝通方式 - 尿布濕、缺乏安全感

  • 半夜短暫哭聲,不見得醒了,不用急著抱

  • 都不抱更容易有「分離焦慮感」

  • 擁抱可增加認知能力、記憶力

好的情緒 > 好的專注 > 好的認知學習
  • 一歲戒夜奶:戒夜哭的第一步,增加白天活動、日照 - 褪黑激素,可分辨白天黑夜

  • 睡眠儀式:聽 無聊 故事、聽 安定情緒 音樂、父母擁抱

  • 切忌:睡前喝奶、劇烈遊戲

1-2.分離焦慮

  • 每個寶寶的情緒氣質都不同,切忌強迫分離

  • 不建議太小送去上學

  • 上學應採用漸進式分離
    1. 預告、觀察、討論
    2. 安排體驗課程、分享
    3. 漸進式安排上學的長度:半天、一天
    4. 安全感、說到做到:如果說了「媽媽在外面等你」,就一定要守信用
    5. 放學討論上課好玩、有趣的東西
  • 當孩子抱怨上學事物
寶寶: 爸爸,學校綠豆湯不好喝
(切忌論戰,務必要有同理心,引導到好的事物上)

爸爸:嗯啊,爸爸知道不好喝,可是學校有很多很好玩的遊戲,你玩過哪些遊戲呢?

1-3.打人行為

  • 了解背後動機:打招呼?互動方式?

  • 4 歲左右,越禁止越故意,想吸引注意

  • 模仿對象:5 歲會打人的孩子,是 3 歲以前被爸媽打過的孩子

  • 切忌體罰

  • 處罰與引導方式:

    1. 設一開放角落作為隔離區
    2. 剝奪最愛的玩具
    3. 詢問孩子是否知道錯在哪
    4. 引導孩子解決能力,下次怎樣做好,如何不犯錯
    5. 角色扮演當時情境

1-4.挫折容忍力

  • 玩遊戲:不同年齡的輸贏比例
0-2 歲:8 成獲勝,建立成就感
2-4 歲:5 成獲勝,透過失敗建立勇氣與自信
(一般不能連輸 3 次,會翻臉;超過 3 次還能繼續者,通常可成為 leader)
4-6 歲:3 成獲勝,玩真的,培養耐挫與負責,失敗的時候跟他分析如何改善
> 6 歲:父母不介入,旁觀者,僅協助解決紛爭
  • 3 歲以後不能凡事都讓他,需讓他接受輸的情況

  • 切忌:過度讚美與獎勵

1-5.教養權與 AQ

  • 不要輕易交出教養權

  • 不要輕易說出將教養權交給別人,孩子會認為父母放棄他了,導致自我放棄

  • 父母應教好日常基礎行為;老師負責團體互動行為

  • 逆境商數(Adversity Quotient, AQ)是我們在面對逆境時的處理能力,是評估一個人處理壓力或是挫折的能力。

    1. 觀察孩子可容忍的挫敗次數,3 歲以上應該至少能容許 2~3 次。
    2. 設定適當的挑戰活動,精通拼圖 8 片 > 改 10 ~ 12 片。
    3. 不要在第一時間出手幫忙,僅鼓勵重新嘗試。
    4. 不要加成挫折敏感度。(忌說:哭什麼?有什麼好哭的?)
    5. 有限度的救援投手,設定救援次數限制。
    6. 利用經驗雙向溝通。(爸爸以前做這個也是怎樣怎樣)

    參考